3月18日,贊比亞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下凱富峽水電站項目隨之實施封閉式管理。如今,半年過去了,贊比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依然在增加,形勢依然嚴峻,而下凱富峽,這座百億工程,不僅沒有變得冷清,反而更加熱火朝天。那一頂頂黃色安全帽,那一身身湛藍色工裝,和中方員工一起留守在各自的崗位,繼續描繪著這幅五彩斑斕的畫卷,用雙手和汗水建設著屬于自己的美好家園。而這一群皮膚黝黑的身影,就是依然奮戰在施工一線的2000多名贊比亞員工。
曾幾何時,他們每個月都可以回家休假幾天,和親朋相聚,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一切。封閉式管理實施不久,有些人很快就打了退堂鼓,“揚長而去”。大家一時間七嘴八舌,有的說讓當地員工堅持個兩三個月沒什么問題,可是時間要是再長,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人們揣測,封閉式管理十有八九會“半途而廢”。
可是,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是,180多天過去了,最終依然有2000多人選擇堅守崗位,更加努力地推動著水電站的建設??梢院敛豢鋸埖卣f,這么大規模、這么長時間的封閉式管理,在贊比亞歷史上絕無僅有。
防疫舉措 筑牢安全屏障
封閉伊始,最緊要的就是給項目穿上“防護服”“防彈衣”。對此,除了加強主門崗安檢消殺、車輛進出管理以外,還增設了其它四處門崗,做到嚴防死守,從而筑起杜絕輸入風險的第一道安全屏障。第二道安全屏障則是隔離區的建設、管理和運營。凡是需要隔離的,必須無條件地接受隔離,而解除隔離條件必須滿足隔離天數、核酸檢測結果等基本要求。另外,項目部還組織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演練,而這些所有的努力,都有當地員工的參與和見證。
與此同時,戴口罩、勤洗手、加強消毒也被列入項目日程,人流量較大的關鍵部位,都設置有值班人員、體溫檢測點和洗手消毒設施。為加強當地員工生活營地防疫力度,安排專人不留死角地進行每天兩次消殺。對于大巴車和其他通勤車輛,要求司乘人員保持車窗開啟,增加通風,而且第一時間按照贊比亞政府出臺的指導意見,將乘客數量減少至不高于荷載數量的60%,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一開始,對于這些無處不在、“麻煩”多多,甚至有點“不近人情”的防疫措施,由于理念、文化、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部分當地員工中間有抱怨的聲音。營地管理員卡斯波特?姆諾曾反映:“很多人進入營地前拒絕洗手和測量體溫,就算拿著張貼出來的規定給他們看,他們還是我行我素。有一回,有個清潔工去某個房間消毒,竟然被轟了出來,他們說這里沒有新冠病毒,不需要消毒?!?
面對他們的不理解,項目部加大了防疫宣傳力度。一方面,要求當地安全員進行班前5分鐘安全教育時,將防疫規定傳達宣傳到位。另一方面,項目部精心設計、制作了一批英文版《防疫手冊》,發放給當地員工閱讀。還在場內醒目位置懸掛、張貼防疫展板和條幅,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
其實,早在實施封閉式管理之前,項目就特別邀請當地衛生部門官員和贊比亞大學教學醫院醫生對當地員工分批進行防疫知識宣貫。實施封閉式管理以來,贊比亞政府發布的疫情發展情況,出臺的各項措施和指導意見,包括總統全國電視講話等,項目部都會第一時間張貼公布。除此之外,制度建設也在不斷跟進。項目先后制定、發布了與當地員工防疫相關的通知、制度30余項,獎懲并舉,基本實現了點面全覆蓋。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這一系列形式多樣的舉措,當地員工逐漸認識到項目采取的措施不僅符合政府的規定,而且標準甚至還要高。這么長時間過去了,看到項目沒有一個人被感染,個人健康切實得到了保護,他們心里也踏實了很多,不再那么抵觸,文化理念、溝通理解上產生的鴻溝逐漸得到消除。項目司機欽賽德?薩姆曾經對我說:“現在盧薩卡的疫情這么嚴重。但是在這里,我們能得到免費的口罩,項目還采取了那么多措施,如果疫情一直持續下去,我寧愿一直待著不出去?!?
人文關懷 傳遞溫暖情誼
封閉式管理對當地員工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吃”這一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封閉前,他們可以相對自由地外出采購食物,封閉后,面粉、食用油、蔬菜、肉類、木炭——這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卻變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而且,項目地處偏遠,群山環繞,最近的城鎮也有幾十公里,這都使封閉式管理期間的生活物資采購變得難上加難。
項目部本著“能發則發,不能發就協調”的原則,陸續采取一系列實實在在的人文關懷舉措,譬如:從4月3日開始,定期給當地員工免費發放面粉、食用油、白糖、消毒香皂等生活必需品;加強當地員工餐廳、商店、菜販的組織協調和幫扶力度,通過免費提供運輸車輛,加大肉蛋奶、蔬菜、日用百貨的采購量,確保生活物資不間斷供應。
“吃”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心理上的負擔越來越重,關于生活太過枯燥的抱怨越來越多。如果他們出現了難以排解的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疏解,這么多人,長此以往,很可能會出大問題。但是,聚眾娛樂活動肯定不能有,怎么辦?項目部再一次皺起了眉頭。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項目部集思廣益,很快就找到了解決方案。
首先,從5月4日開始,項目每周訂購當地最大官方報紙——《贊比亞時報》,按宿舍免費發放給當地員工閱讀;其次,凡是當天過生日的當地員工,可以到項目部領取一張生日賀卡和一份價值50克瓦查的代金券。
一天,當地員工羅伯遜?姆倫加過來到辦公室,說那天是他的生日。經過核實,我給了他一張生日賀卡,并祝他生日快樂。他很高興,想要跟我合影,我便和他一起拍了張照片,沒想到他把這張合照發到了社交網站——臉書上。當我看到照片里那張眼睛中閃爍著光彩的黑色面孔時,我能感覺到他的喜悅,心想:“給他們發放生日賀卡和代金券,真是做對了!”
另外,項目部還組織開展了抗疫文藝作品有獎征集活動,號召當地員工發揮特長,通過繪畫、作文、音樂、攝影等藝術形式,踴躍創作和投稿,凡是投稿的人員,都能獲得一定金額的物質獎勵。如此一來,他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心理壓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
據統計,截至9月初,項目部為當地員工累計免費發放生活必需品7批次,報紙8000余份,累計收到抗疫文藝作品60余件。疫情之下,項目部圍繞“解決當地員工生活問題”這一重要日程,努力做到“以人為本”。正是通過這些細水長流的關懷舉動,項目部得到越來越多當地員工的認可和支持。正如當地女大學生斯姆波麗?秋維說的那樣:“我們在這里有吃的有喝的,項目還給我們過生日,我們的幸福感真是比封閉式管理前還增加了呢!”
當地員工的抱怨少了,贊揚多了;抵觸少了,配合多了,為項目各項防疫和生產措施的正常開展掃除了阻力和障礙。
榮耀項目 激發民族自豪
隨著全國疫情日益嚴峻,封閉式管理不斷延長,當地員工出現了較大的心理波動,訴求也越來越多,“安全”和“溫暖”似乎已經無法滿足全部需要了。項目部經過綜合研判,決定適時采取新的漸進性措施。
從5月開始,項目部適度提高了當地員工的餐補。從8月開始,項目部開始發放辛苦津貼。該津貼的發放有最低出勤天數限制,并按照實際出勤天數發放,既能起到穩人心的作用,又能激勵他們多出勤,實現勞逸結合,多勞多得。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大大的定心丸,不僅自己的腰包鼓起來了,還減輕了家庭的負擔和顧慮。
贊比亞新冠疫情的發展,使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失業率有增無減。來辦公室續簽合同的皮瑞?喬弗里說,自己的一個朋友因為接受不了封閉式管理,辭職回家了。但是,三個月過去了,他的朋友還沒有找到工作。所以,皮瑞?喬弗里說他特別珍惜自己的這份工作,而且他說在這里很安全,工資也提高了,他會努力堅持下去:“我希望疫情快點兒結束,早日見到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倍脑?,也代表著所有留守當地員工的心聲。
8月27日,贊比亞國家電視臺1頻道在黃金時段播出了下凱富峽水電站項目防疫和生產情況,分享了項目防疫經驗。9月4日,贊比亞能源部長和財政部長蒞臨項目考察調研,對項目施工進度和施工形象給予高度評價,對實現早日發電抱有強烈期待和堅定信心。9月11日,贊比亞總統埃德加?倫古在第十二屆國民議會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中著重提及下凱富峽水電站投產發電將對贊比亞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巨大的戰略作用。
在電視、電臺、媒體、網站上,下凱富峽的名字正在越來越多地出現,更多的目光正在投向這只即將帶來無數光明的巨大“蓄電池”。而這,恰恰體現了新冠疫情封閉式管理本身和封閉式管理期間,當地員工的責任與擔當。無論已然在這個項目工作了多長時間,他們無不從心底里油然生出強烈的自豪感,為身為項目的一員而引以為傲。
自3月22日實施封閉式管理以來,項目部不斷克服來自項目內外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同時從危機中尋找機遇,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聯防聯控聯動機制,形成保穩定、促生產的合力,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工程節點目標。
成績的取得從來都來之不易。非常時期,當地員工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更應得到肯定和褒獎。雖然因為疫情,很多會議無法召開,或者從線下改成了線上,但在碾壓混凝土大壩實現全線封頂之日和五一國際勞動節當天,兩場表彰大會在滿足疫情防控的條件下,在施工現場隆重舉行,總計對一百多名優秀當地員工和為碾壓混凝土全面澆筑完成作出貢獻的當地員工頒發了榮譽證書和一定金額的獎金,極大提振了他們的士氣和工作積極性。
在被表彰的人員當中,就有當地人力資源經理卡特特。他家就在凱富埃鎮,并不算遠,但是,自3月初以來,他始終沒有回過家,而這區區幾十公里的距離似乎變得遙不可及。作為直接處理當地員工事務的高級職員,他需要根據項目部定的大方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苦口婆心地勸說當地員工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沒有要緊的事情,最好留守在工地。
前幾天,家人托外出辦事的項目司機順路捎來一張彩色照片,照片很大,里面是一個可愛的女嬰,睜著古靈精怪的大眼睛。他把照片遞給我,不無感慨地說道,那是他的小女兒,今年4月份出生。5個多月來,他只能以看照片的方式看一看自己的女兒。而像他這樣的當地員工,何止一個?他說,雖然想念妻兒,在這種非常時期,自己的工作比平時的責任和價值更大,看著這座自己為之付出了將近5年的“民族榮耀”項目離發電目標越來越近,他感到驕傲和自豪,也充滿了干勁。因此,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以身作則。
接下來,大壩蓄水、首臺機組發電等重大節點目標近在眼前,當地員工隊伍的穩定更加出不得半點差錯。項目部將嚴格貫徹落實公司年中工作會議相關精神,切實做好當地員工維穩管理工作,努力將項目打造成為疫情防控的“命運共同體”,為早日實現發電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生活物資不間斷供應
訂購報紙供當地員工閱讀
防疫手冊
責任編輯: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