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階段,就要做好盾構機出洞的一系列工作了,復測再復測,確保每一個數據準確,及時糾偏、指導調整盾構機姿態,確保盾構機精準出洞工作,左線貫通?!?
“右線正在經過轉彎的掘進段,需要實時監控導向系統姿態界面,每掘進15-20米,要搬站,及時更新測量儀器安裝位置,用全站儀和后視棱鏡測量的數據準確引導盾構機向前行進?!?
當前,長沙地鐵6號線正值農東區間推進雙線貫通的大干施工之時,一進入測量隊,他們你說一句、我補充一句,把當前工作的重點悉心告知。
盾構測量隊的工作貫穿盾構全面施工的工作面接收至工作面移交全過程,是盾構掘進的方向牽引和過程指導的重要手段,是盾構機向前掘進的“眼睛”。沒有這支“眼睛”團隊,盾構機掘進就將舉步維艱。
引領掘進向前
全站儀11.1kg,三腳架6.5kg,棱鏡3.5kg,換站吊籃9.5kg,強制對中盤7.5kg...“眼睛”團隊身扛手拿,一路奔走。
“放到施工軌道行進的電瓶車上?”
“那可不行,都是精密儀器。干公路可以,車上一放,就到了測量點。盾構施工這環境里,不得行。全靠我們自己,電子水準儀、全站儀、三腳架、棱鏡、基座...都是我們背著進去?!?
精密儀器,他們人人操心愛護,精準工作,大伙一起負重向前。從前期到進洞,從掘進到轉彎,從搬站到出洞,測量隊就是盾構的眼睛,引領它掘進向前。
開荒,盾構施工前期,測量隊是進場的第一批人。營地開始建設迎來更多人員設備陸續進場,他們就奔忙找施工精密導線控制點、GPS衛星點,測量放線:盾構洞門環定位測量、始發基座定位測量、反力架定位測量、首次控制網加密聯系測量以及盾構機姿態人工測量校核等工作,上馬路、上高樓、下井梯......
“盾構施工測量來說爬高上低是家常便飯,工作要保持快、準、穩——既保證自身安全,更要保證成型隧道工程質量,還要保證不影響施工進度。你看,這也是我們背著儀器要走的路?!标犻L萬華指著一張滿是施工建材、沒有成型的狹窄道路的照片跟我講。眼前的他們真像是個個身手矯健的高手。
前期洞門環安裝時車站并未安裝下井爬梯,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背著腳架、儀器、棱鏡,爬著鋼管架下到底板上放樣,確保盾構精準進洞。施工過程中,洞子向前延伸,區間越來越長,下來洞子一走二三公里,肩上是支架、手里是儀器,在狹小悶熱的軌道旁邊找點位、裝設備、架儀器,渣土車呼呼開過,紅外激光的射線穿透光線較暗的地下空間向更遠處延伸,就像盾構機的“目光”探進地層,奮勇向前。
圍著工作轉
負重,但每個人的狀態卻是“若輕”的。
“有很多控制點會布設在高樓樓頂以便通視,常常需要拎著儀器爬高上下。嘿,上去了發現樓頂的風景挺好?!?
“控制點加密聯系測量是盾構機施工的重中之中,其結果是盾構導向系統指導盾構掘進方向的根據。每次聯系測量都是校核前次結果的過程,按照正常掘進速度一般20來天進行一次,也就是我們20多天就去到前期找的控制點的地方,也是一遍一遍的故地重游嘞?!?
盾構機掘進過程中,測量隊的日常工作就變成了盾構導向系統的搬站。其中除全站儀和后視棱鏡外其他全部安裝固定在盾構機上隨著盾構機掘進前移的,而全站儀和后視棱鏡通過各種方式固定在管片上,隨著盾構機的掘進,激光導向全站儀離安裝在盾尾的激光靶,越來越遠,激光導向全站儀或后視棱鏡吊籃支架在掘進施工中由于漿液沒有及時凝固,造成固定在管片上的吊籃坐標就會發生偏位,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需要定期給導向系統全站儀和后視棱鏡進行前移,這項工作就是“眼睛”團隊的搬站工作,這也是盾構施工測量與傳統土建施工測量日常工作主要的區別。
目前為了搬站順利快速進行不影響正常掘進以及保障導向系統精度一般直線段60米進行一次搬站,曲線段視轉彎半徑而定。長沙6號線使用的導向系統固定裝置是用鋼板焊接成的梯形架子,通過管片螺栓固定安裝,由于安裝在管片1點鐘位置盾構機各種油管上方溫度稍高,工作空間僅僅有1m左右高度比較狹窄,所以每次上去裝完架子沒有不濕透衣服的。
最主要的是精確
區間貫通后測量工作仍然未結束,需要進行貫通測量及斷面測量來測定貫通誤差,隧道界限測定。長沙6號線項目區間的總環數一臺儀器需要工作約30個班,現有3臺儀器,總需連續工作10班次,這還不算需要重新復測的。
在盾構測量隊,只要誰一問,關于盾構的數據,左線馬上出洞的事,右線經歷拐彎的情況,他們的話馬上就來了,而且滔滔不絕。
“最主要的就是精確,不能允許出錯,這是最主要的,可以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難的就是始發、出洞?!?
“一個小轉彎,來來回回要進洞、出來、再進去,上午推了6環,下午還要去,確保順利出洞,我們肯定是勤測,勤復測,這是個數據的東西,不能馬虎?!?/span>
盾構施工,掘進途徑的地面監測非常重要,實時地面監測,精確的數值反映安全值的范圍,確保行徑地面不發生沉降,路途平順安全。
遇到特殊情況需根據情況加密監測次數,分隧道區間的監測周期從盾構機始發前做好相關的初始值采集工作開始,檢測到盾構隧道主體貫通后不少于2個月。
在長沙,遙想橘子洲頭“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作為電建測量人,他們上得了云天高臺、入得了百尺深井,身手了得、箭步平穩。盾構機是在地下掘進的,而為它裝上明眸、走準路線的這支“眼睛”團隊,測量天地間,保它穩向前。
測量團隊
隧洞內測量
責任編輯:張超